2009年1月,比特币诞生。最初比特币的用户只是一小部分加密货币狂热者。
如今,加密货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无数的拥簇者。拿全球最大交易所之一的Coinbase来说,公司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300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大概有2200万个比特币钱包,而且,大约5%的美国人持有比特币。
尽管这种增长速度让人惊叹,但我们仍未看到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这种情况可以改变吗?
失败原因
加密货币为什么没能在全球范围内被使用,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本质上讲,加密货币可以被当成一种交换媒介,但它缺少两个很重要的特质——实用性和便捷性。
只有当加密货币取代了传统的支付方式,才能在全球发展开来,但这是很难实现的。
因为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在线支付已经十分便捷了,加密货币只有做到更便捷、更实用和更安全,才能够在这场竞赛中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与在线支付相比,手机支付在中国明显要更受欢迎,使用比例已经高达78%。
因此,就目前而言,加密货币在这场支付演变中并没有什么胜算。但是,或许加密货币可以成为手机或网上支付的交换媒介。
现有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加密货币领域一直为实现这样一种设想而努力:希望发明一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加密货币,并且人们能够自然有组织地将它作为一种交换媒介。
“如果你建成了,他会来的(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出自1989年影片《梦幻之地(Field of Dreams)》
这种构想虽然成功地将一部分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吸引进入加密货币市场,但是大多数用户仍然望而却步。
因此,如果想要跨越鸿沟,将更多的用户引入这个领域,首先要做的就是推陈出新,打破这个构想。
跨越鸿沟
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几年中,社交网络拥有最大的用户群体。在诸如Facebook、WhatsApp、SnapChat和微信等中外热门社交和信息网络上的活跃用户已达数十亿。
拿微信来说,截止到2018年,其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而微信的一大独特之处就在于这是一款人们广泛使用的手机支付APP。
中国的手机支付市场正在飞速发展,相较于现金和信用卡,人们更倾向于手机支付,而仅微信支付的占比就达到了74%。并且,随着手机支付和转账变得越来越便捷,预计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上涨。
而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却并没有看到有类似微信的支付APP出现,这是因为手机支付还未融入当地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许多分析师都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
Telegram ICO的成功
挖链网了解到,2018年2月,Telegram发起了一项私人ICO,从81位投资者那里筹集到了8.5亿美元。而在2月底,Telegram又邀请94位投资者参加了第二轮的ICO,到3月时,该公司在这两次ICO中共筹集了17亿美元。
而在Telegram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显示,除了这两轮ICO之外,该公司有意继续进行下一轮ICO,而这可能将使这家公司的市值突破20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投资者对Telegram如此感兴趣呢?
作为最受欢迎的聊天APP之一,Telegram有超过2亿的用户,并且每天新增用户超过35万。
所以,Telegram+加密货币手机支付=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
Telegram只是开始
Telegram两次ICO项目的成功展示了加密货币可以作为即时通讯APP中的支付机制,并能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兴趣和规模。
而Telegram并不是唯一一家看好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机制的通讯巨头。Facebook的CEO Zuckerberg也曾表示,他正在致力于研究加密货币在Facebook中的应用潜力,如果成功的话,也许仅Facebook一家就能推动加密货币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支付方式。
Telegram、Facebook和其他通讯巨头正在试图将加密货币发展为一种支付方式的做法,很有可能成为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被使用的催化剂。
你看好这个趋势吗?
在中国,通讯应用已经被证实是手机支付的沃土。以此类推,或许通讯APP+加密货币=全球应用,而这一点只是推测,还是要时间来证明。
同时,我们至少还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知道移动通讯APP是否是加密货币支付在全球应用的催化剂。
但是就目前来看,世界上一些资产规模较大的投资者正押注于此。
最新区块链 热门区块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咨询 - TOP
Copyright © 2015 www.333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区块链资讯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500811号-16 闽公网安备 35098102351049号